真心看生死 • 歡喜對來生 (下)
《一念蓮華------美麗極樂土》
(摘要)真心看生死·歡喜對來生
下
圓覺宗金剛贈經會 編
七、人人皆須預辦的大事
生死問題,是人生唯一的大事,也是人人皆須面對的大事,而且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。既然如此,我們為何不趁現在精神還清醒時,先把它預備好?
我們可以先跟家人或至親的朋友溝通,約定好病危時及死亡後的處理方式。也可以事先立下遺囑,請他們依之處理。但這總是要依賴別人幫我們助念,實在不太保險。
所幸,除了這種依賴別人的方式外,還另有一種方式,是可以自主的。就是前面所提過,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的:如果我們肯相信阿彌陀佛,現在就可以發願,願我們命終之後能往生極樂刹土,並且從現在起,在心中時時不要忘了阿彌陀佛,要持念阿彌陀佛的名號,並且要學阿彌陀佛無私度生的精神,處處只想如何利益別人,千萬不要傷害別人。能一直如是修持,臨終時自然不會忘失阿彌陀佛,則阿彌陀佛一定來接引我們往生。這是我們可以自己做得了主的。
而最保險的方式,是兩者兼具,一方面從現在開始自修,一方面也請求別人在我們臨終之時幫我們一臂之力。
八、勸請大家一起來推動
既然要學阿彌陀佛利益眾生的精神,第一步,便可以從參與推動「一念往生」助念開始。我們去為別人助念,一方面也是自己實際的學習,在自己臨終時要如何安住、如何往生;另一方面,幫助一個人往生,便與淨土結下一個淨緣,幫助十人、百人、千人往生,便與淨土結下十個、百個、千個淨緣,等自己臨終之時,這些淨緣皆將成熟,你曾幫助過他往生的人,都會來幫助你、接引你往生。
而且,幫助一個人往生,何止是成就一位菩薩?他還會乘願再來,度無量的眾生往生;而這無量眾生往生後,又將再各度無量眾生,這樣的功德,怎麼計算都計算不完的。而這些功德,便是將來我們能夠往生淨土的「本錢」。
因此,請各位有緣的善男子、善女子,凡是見到、聽到、知道這則消息的人,請大家都一起來參與,共同來成就別人、成就自己,讓大家的生命都得到圓滿的歸宿。
臨終一念‧聖言錄
[佛說無量壽經]
阿彌陀佛因地立願:設我得佛,十方眾生至心信樂,欲生我國,乃至十念,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。設我得佛,十方眾生發菩提心,修諸功德,至心發願,欲生我國,臨壽終時,假令不與大眾圍繞,現其人前,不取正覺。
[佛說無量壽經]
佛告阿難:諸有眾生聞其名號,信心歡喜,乃至一念,至心回向,願生彼國,即得往生,住不退轉。
[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]
阿彌陀佛因地立願:世尊!我得菩提成正覺已,所有眾生求生我刹,念吾名號,發志誠心,堅固不退,彼命終時,我令無數苾芻現前圍繞,來迎彼人,經須臾間得生我刹,悉皆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[佛說觀無量壽佛經]
佛告阿難及韋提希:下品上生者,或有眾生作眾惡業,雖不誹謗方等經典,如此愚人,多造惡法無有慚愧。命欲終時,遇善知識為讚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,以聞如是諸經名故,除卻千劫極重惡業。智者復教合掌叉手,稱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稱佛名故,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。爾時彼佛即遣化佛、化觀音、化大勢至,至行者前,讚言:「善哉!善男子,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,我來迎汝。」作是語已,行者即見化佛光明遍滿其室,見已歡喜,即便命終,乘寶蓮華,隨化佛後,生寶池中。
[佛說觀無量壽佛經]
佛告阿難及韋提希:下品下生者,或有眾生作不善業、五逆十惡,具諸不善,如此愚人,以惡業故,應墮惡道,經歷多劫,受苦無窮。如此愚人,臨命終時,遇善知識,種種安慰,為說妙法,教令念佛。彼人苦逼,不遑念佛,善友告言:「汝若不能念彼佛者,應稱無量壽佛。」如是至心,令聲不絕,具足十念,稱「南無阿彌陀佛」。稱佛名故,於念念中,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。命終之時,見金蓮華,猶如日輪,住其人前。如一念頃,即得往生極樂世界。
[佛說阿彌陀經]
若有善男子善女人,聞說阿彌陀佛,執持名號,若一日、若二日、若三日、若四日、若五日、若六日、若七日,一心不亂。其人臨命終時,阿彌陀佛與諸聖眾,現在其前。是人終時,心不顛倒,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。
[明.蕅益大師《佛說阿彌陀經要解》]
若是信願堅固,臨終十念、一念,亦決得生。
[北魏.曇鸞大師《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註》]
經言十念者,明業事成辦耳,不必須知頭數也。……十念業成者,是亦通神者言之耳,但積念相續不緣他事便罷,復何暇須知念之頭數也?
[唐.飛錫大師《念佛三昧寶王論》]
又問:「一念、十念往生淨土,何者為正?」對曰:「但一念往生,住不退地,此為正也。如佛所說:謗佛毀經、打僧罵尊、五逆四重,皆一念惡業成,墮無間獄,猶如射箭。今之念佛生於淨土,亦一念善業成,即登極樂,猶如屈臂。前一念五陰滅,後一念五陰生,如蠟印印泥,印壞文成,尚不須兩念,豈要至十念哉?又一念者,如經云愛酪沙彌,生一念愛心,後生酪中作蟲;又大薩婆長者妻,坐對明鏡,自愛其身,海風破船,生故屍中作蟲,嬉戲往來,不離其所。斯皆一念,非十念也。又《大無量壽經》明一念念佛皆得往生。
[唐.懷感法師《釋淨土群疑論》]
此經(指《無量壽經》)之意,欲顯命終之人若能念佛一聲、其命已過,或念至十、其命已終,並能得生淨土。
[《印光大師文鈔》中〈復善覺師書〉]
《觀經》下下品,是約(臨終)已見地獄至極之苦相說,其人恐怖,不可言宣;一聞佛名,哀求救護,了無餘念,唯有求佛救度之念。雖是乍聞乍念,然已全心是佛、全佛是心,心外無佛、佛外無心。故雖十念、或止一念,亦得蒙佛慈力,接引往生也。
[現代.李炳南居士《佛學問答》]
經云:「至心信樂,乃至十念」,至心者,心無雜念、徹底到家之謂;信樂者,深信不疑、願樂往生之謂。此等功夫做得到,臨終一念便可成就,何待十念?
附註:
亡者中陰四十九天,未卜投生何道,由朝至暮,念念期盼陽間親人摯友,廣作功德,以為救拔。